

2025年,作为第六批国浩驻藏律师,国浩青岛律师豆康锋已与国浩深圳律师孙亮亮、国浩南京律师夏雪入驻国浩拉孜办公室,他们将以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为中心,开展为期半年的法律援藏工作。今天,我们与您分享一篇豆康锋律师初入西藏的随笔,共同走近驻藏律师们的“一线”见闻与观察。
飞机在越过茫茫的山脉和错综复杂的拉萨河后,缓缓降落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的拉萨贡嘎机场。贡嘎机场的设施与内地机场相似,但墙上的藏族特色纹饰和立柱顶端的花纹,时时刻刻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独特。机场内部设施完善,针对高原的特殊环境进行了差异化配置,出口处设有吸氧室,提示语提醒着旅客们“缓步慢行,注意高反,如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这些细节,无不体现出对旅客的关怀与高原环境的适应。
拖着行李箱,我慢步走向机场大巴的乘车点。微信支付购买了机场至拉萨市区的车票,司机大哥热心地帮我将两件沉重的行李放入行李舱。检票、上车,一切井然有序。离开机场航站楼时,我并未感到太多异样,直到手表提醒注意高原风险,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高原,赶忙深呼吸几口,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
大巴很快坐满了回市区的乘客,系好安全带,我们出发前往拉萨。从机场到拉萨的距离有58公里,车辆伴着司机大哥播放的藏语歌曲离开航站楼,很快上了拉萨高速。驶过横跨雅鲁藏布江的雅江特大桥,我第一次见到了雅鲁藏布江,它不像课本描述的那般湍急汹涌,只是缓缓地流动,平静地滋润着沿岸的土地。
穿入嘎拉山隧道前,隧道入口的半山腰隐隐有一些在跳动的影子,直到再近一些才看清,是几位工人如矫健的岩羊般在半山腰进行植树作业。汽车进入雅(安)叶(城)高速,路边的水渠的水流欢快地跟着我们往前,柳树在微风中轻抚丝叶,远处的河滩地里穿着反光服的工人正在栽下一颗颗的树苗。一路上,我不断地向朋友分享着刚刚入藏的所见所闻,微信上不断跳动的消息像我兴奋的心,按捺不住。

*在嘎拉山隧道入口半山腰上植树的工人。
机场大巴很快抵达了拉萨机场班车出发点——一个位于布达拉宫隔壁的汽车站。站在停满现代大巴车的汽车站内看着布达拉宫,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

*从拉萨机场班车出发站点眺望布达拉宫的“侧脸”。
千年前举全藏之力修建的宏伟宫殿,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白光,睥睨着来来往往的众生。乘车前往酒店的路上刚好经过布达拉宫正门前,司机师傅特意放慢了车速,告诉我可以拍几张照片。我赶快拿起手机,留下自己对布达拉宫的第一印象。

*入藏后在出租车上拍到的第一张布达拉宫照片。
后来在夜晚闲来无事,翻看拍到的布达拉宫照片,突然想起入藏前在网上读到的一首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据传这首诗的作者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一位浪漫的诗人和代表宗教的政治人物,他的经历和结局,似乎也是布达拉宫命运的注脚。昔日的西藏地方统治者实施政教合一统治的布达拉宫,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威严而不可侵犯。而现在,布达拉宫就静静地坐落在拉萨街头,用自己的一砖一瓦诉说着西藏过去的历史,与新时代下的西藏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2025年,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66周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百万农奴的血泪在西藏博物馆二楼的展厅无声哭诉,新时代的西藏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机场一路上不间断的4G和5G信号是无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辛勤成果,路边的水渠是伟大的中华儿女在西藏大地上写下的“人定胜天”,一路上不断出现的植树工人是不服输的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路畅通的高速公路是西藏不断发展的有力见证。
西藏,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我十分有幸能够作为亲历者充分参与到西藏法治现代化建设中。
2025年4月14日于拉萨
作者简介
豆康锋
国浩青岛律师
业务领域:民商事争议解决、企业合规、公司法律服务
邮箱:doukangfeng@grandal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