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于宁杰在法治建设领域持续发力,不仅针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还就专项政治逐利性刑事司法、检察听证制度等方面建言献策。值得关注的是,其2024年的两个议案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展现了人大代表为法治事业不懈努力的担当与作为。人民网进行了相关采访报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于宁杰立足福建实践,就如何优化涉外营商环境、维护企业海外权益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们跟随《福建日报》的采访,聆听他的精彩建言。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职业闭店屡见不鲜,职业闭店人通过虚假清算、跨境转移资产等隐蔽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一场市场诚信的保卫战正在打响。为此,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李世亮从立法、监管、信用惩戒以及消费者保护等多角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净化市场环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治路径。针对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四川法治报》对李世亮进行了采访。
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征信体系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或个人的不良征信信息,在金融机构依法报送后便能迅速更新,但现行事后救济机制却难以在第一时间纠正错误报送信息。 “一次贷款逾期就可能让小微企业陷入信用困境,这种现象需要制度性破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冯帆在“问计江西”平台推出的第四期民声话题“征信”中作出回应。《大江网》特派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
身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李世亮始终关注民情、回应民需。今年全国两会,他将目光投向“银发经济”与民营经济这两大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巧用法治思维,深挖问题根源,力求破解痛点、疏通堵点。今天,让我们追随四川法治报记者的镜头,一同探寻他如何做好“连心桥”,当好“工程师”。
近日,重庆市政协提案委传来喜讯,国浩重庆管理合伙人、主任李尚泽在去年“重庆两会”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重庆市配送行业摩托车综合治理的建议》,荣获“重庆市政协2024年度优秀提案”通报表扬。她用一份份“落地有声”的建言,认真履行着作为律师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
“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冯帆始终牢记着自己作为群众“代言人”的使命和担当,深入基层一线,积极为民奔走、为民发声、为政献策。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夕,让我们通过《江西晨报网》紧密跟随冯帆律师的履职脚步,共同前瞻她如何从法治视角思考问题与对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建言。
作为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浩首席合伙人吕红兵始终秉持“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的理念履职尽责。推动设立上海金融法院,他坚持九年,提案通过后仍持续关注;在普法工作中,他通过多种形式,让法律知识惠及数万人;还积极投身“服务为民”活动,致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今天,让我们通过《人民政协报》走近吕红兵律师的履职故事,感受他在法律和政协舞台上的“坚持”、“使命”和“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出“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18字要求”,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指引下,全国政协委员、国浩首席合伙人吕红兵结合自身履职实践,总结出调研、服务、学习三个关键要点,并精心撰写《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做优秀政协委员》一文,于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办万例案,普万次法,惠万人众”,这是国浩首席合伙人吕红兵作为律师界全国政协委员始终坚守的使命。现在,让我们顺着《解放日报》记者的笔触,看吕红兵律师为人民群众所需建言、又回到人民群众中普法的履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