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在,生机盎然”。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突出,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何推进面向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成为重要课题。为此,国浩律师不仅立足法律前沿,就碳交易、碳产业的完善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研究;更躬行其中,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绿色法律服务,举办和参与相关研讨活动,坚决答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考题。
在新春来临之际,倾情呈现由国浩发展研究院编制的《2023国浩法律研究: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以及碳中和相关主题的文章、产品等优秀成果,以飨读者。
重磅推出
本报告为第五届国浩法治论坛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广受与会嘉宾及学者高度评价。
研究报告
《2023国浩法律研究:碳中和专题》
欢迎扫描二维码参阅
重点话题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及制度建设
国浩上海合伙人朱奕奕、国浩上海律师邵锴、张璐、钟茜等撰写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及制度建设的观察与思考》研究报告荣获第五届国浩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报告剖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放眼国际碳交易建设实践,从理论研究到制度展望,与您纵览生态文明建设新议题。
二、碳配额的可执行性
国浩海洋海事海商业务委员会主任朱晖等撰文《双碳背景下碳配额的可执行性探究》,以全国首例碳配额执行案引出碳配额法律属性的厘定、碳配额作为可执行财产的理论依据、碳配额可执行的范围与方式以及碳配额冻结与履约时效的冲突解决等内容。
三、蓝碳保护制度构建
国浩海洋海事海商业务委员会主任朱晖等撰文《蓝碳保护制度构建研究》,讨论了在“碳中和”视域下如何加快蓝碳保护制度建构,其具体路径包括实施陆海统筹的碳封存计划、建立统一的蓝碳市场、探索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
更多成果
研究报告:
《欧盟碳交易立法体系和国际碳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法律研究》(北京 刘丹丹 马恩生 王文 徐铭璐 刘梓谦)
当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市场机制作为治理气候环境的重要工具时,中国如何能师“域外法”之长技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报告从比较法角度出发,为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文章:
推动东北碳经济及碳产业跨境合作(深圳 李淳)
东北地区如何通过碳经济和碳产业实现发展振兴?东北地区在进行碳经济及碳产业跨境合作时又如何“因地制宜”?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碳经济和碳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跨境合作的国别特点,对东北碳经济碳产业跨境合作提出具体建议。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手续及收益制度的探析(海南 王云鹏 符敏)
双碳背景下,我国如何能保质保量地实现“3060目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手续、收益来源制度进行分析,积极为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献言献策。
CCER重启背景下蓝碳交易认证及运行机制(大连 朱晖等)
在CCER重启背景下,如何将蓝碳交易纳入CCER交易系统?蓝碳交易的认证及运行机制如何设计?本文提出蓝碳交易认定机制、定价规则以及运行机制的建构和优化建议,以期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路径。
“双碳”政策背景下的法律服务市场趋势分析(济南 李卉 焦璐超)
“双碳”时代,律师可能面临哪些新挑战和新机遇?“双碳”领域法律服务市场的趋势如何,律师该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提出在碳交易市场、碳金融、企业ESG、新能源项目、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环保诉讼等领域均需律师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和后盾支持。
法律服务产品:
本产品的核心内容在于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可能存在的对于碳市场交易政策的了解不全面、交易流程及模式不熟悉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忽视或难以恰当适用等问题,为客户提供法律建议及解决方案。本产品荣获第二届国浩法律服务产品大赛一等奖。
业绩:
动态: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后,国浩律师将不断努力提高对“双碳”领域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打磨专业能力,为这场“绿色变革”提供坚实的法律服务和后盾支持!
以上内容仅为国浩律师近两年在“双碳”领域的部分成果。为尽早实现“双碳”目标,国浩律师一直在路上!